
計畫摘要Abstract
「再現彰化眷村味-中興莊再造歷史現場計畫」係以彰化中興莊為核心,結合民族新村公園、八卦山步道、中山國小與周邊村里等,利用現有周邊資源及其他建物,朝向「文化資產的保存、對眷村文化的認識、社區生活的服務」發展,並與觀光旅遊活動進行跨域整合,作為推動眷村文化經驗與地方特色推廣據點。
透過彰化中興莊保存及再發展計畫的制定、歷史空間的調查研究、修復再利用工程及相關文化推廣,逐一再現中興莊眷村歷史脈絡。為提升文化資產後續活化再利用效益,除打造眷村文化氛圍外,亦規劃藝術家、文創活動等進駐,並串聯在地社區、地方團體,塑造在地歷史及文資意識,深化中興莊與周邊鄰里的連結、原眷戶的文化傳承,重現眷村文化的歷史記憶,將中興莊的歷史文化價值重新與當代生活連結創造彰化市意象與中興莊新願景。
計畫緣起Origin
一、中興莊緣起:
坐落於彰化八卦山下的中興莊眷村,原始住戶均為山東青島保安旅高芳先將軍(1914-1980)的子弟兵暨其眷屬,成為全國唯一單一部隊撤退來臺的眷村,共同於民國38年6月2日(是日為端午節)分別由青島搭乘「渤海輪」、靈山島乘坐「利華輪」來臺灣,隨即轉往海南島剿匪,最後才落腳彰化。
由各種紀錄與傳說顯示高芳先將軍本人係極具傳奇色彩的人物,而其所帶領之山東青島保安部隊於抗戰時期及民國38年國民政府於青島撤退時,均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高芳先早年於青島以武術聞名,撤退來台退役後,推廣國術運動長達二十年,擅長長拳、地功拳、孫臏拳。另民國45年前後中興莊設有幼稚園,以提供眷戶子弟就讀,加上原眷村設有軍眷醫院,中興莊第二代子女多出生於此,二者提供了中興莊居住照護的功能。
因此,保存中興莊的重要性與特殊性,乃由高芳先將軍與青保總隊的事蹟擴延至近代歷史變遷與社會演進過程,包含眷村空間與實體建築、文物之有形文化資產,以及集體記憶之眷村飲食文化、人物故事、人際關係等,皆塑造彰化中興莊濃厚的眷村氛圍。
透過中興莊可以連結青保部隊參與中國近代歷史的史實,中興莊眷村的特質與文化資源內容,依屬性歸納大致可分為史料、影像、實物,其透過特殊的設計安排可有效再現眷村場域精神及延續眷村的氛圍特質,達到眷村文化內涵的保存。
保留眷村的意義不同於其他外觀優美、建築形式典雅或是建築結構工法特殊的古蹟或歷史建築,而是眷村在臺灣的歷史與社會發展以及文化內涵的不可或缺性。
基地範圍Baseland
彰化中興莊位於彰化市龍山里、台1線省道(中山路)旁,西側緊鄰中山國小,南側鄰八卦山風景區,亦相當鄰近彰化舊城與市中心。基地對於周邊環境較為特殊處在於登山小徑的串聯,由於基地直接與八卦山接壤,民眾可由中興莊東南側沿排水溝的步道登山健行,提供地區生活性通道串接的機能。
計畫目標Objective
-
結合再造歷史現場四個核心理念:「文化資產整體策略的治理思維」、「復育文化生態以軟體帶動硬體」、「文化資產的公民運動」、「文資空間的歷史連結與多元想像」,以彰化中興莊的全區保存活化帶動彰化市整體發展,並達到「保存發揚彰化人文精神」、「文化再造活化彰化舊城」、「公民參與開啟彰化發展契機」及「創新文化產業滾動永續彰化」之目標。
預期效益Exp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