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畫摘要Abstract
南投縣歷史建築「集集樟腦出張所建築群」於日治時期建立,承載著臺灣樟腦產業發展與南投客家族群(客家二次移民)入墾南投的共同歷史記憶,歷經樟腦產業的興盛到沒落、跟隨著經濟活動而產生的族群連結和文化交匯,戰後並作為公有宿舍持續使用長達43 年,除了保留下原有建物構造型式,更是在地歷史文化記憶的一環。
本建築群是全台僅存配置與構造保留完整、發展脈絡清楚可循的樟腦出張所建築群,期能透過建物修復與數位科技再現歷史場景,並以歷史文化脈絡為基底,串聯博物展示、人文教育、體驗經濟、商業行銷等面向,將此場域做為接點,連結縣內相關文化觀光旅遊路線,藉由資源整合和經驗共享建立永續經營循環,達成培植在地文化底蘊、強化觀光資源能量、跨領域整合周邊生活圈等願景。
過去樟腦產業造就的經濟榮景雖已被逐漸淡忘,仍能藉由再造歷史場域重現其脈絡紋理,作為在地文化產業基地與交流平台,透過跨區域、跨領域資源整合聯繫,活化舊有空間並帶動在地參與經營,使歷史記憶和文化脈絡與在地生活重新連結與交流匯集,建立共生、共享、共融、共好的永續循環生態。
計畫緣起Origin
透過歷史場域再現建立在地文化新亮點,結合產官學民資源投入,串聯博物展示、人文教育、體驗經濟、商業行銷等面向,創造永續經營循環,達成培植在地文化底蘊、強化觀光資源能量、跨領域整合周邊生活圈等願景。
基地範圍Baseland
集集樟腦出張所位於南投縣集集鎮吳厝里,西側有集集鎮公所、派出所、文化服務所(集集鎮立圖書館)、郵局...等機關南邊緊鄰集集國小。
本區範圍包含集集鎮玉映段925 及925-1 等2 筆地號土地內所有地上物及其所有空間,共計11 棟公有建物及基地內所有開放空間,面積約0.427 公頃。
計畫目標Objective
1.歷史場域活化再利用,連結在地文化脈絡與當代生活需求。
2.整合跨領域產業元素,提升在地參與和文化加值效益。
3.促進在地資源多元整合與周邊觀光收益,建立永續經營機制。
預期效益Expected
(一)質化效益
1.活化歷史場域空間作為文化記憶傳承的載體,與當代生活重新連結、發展出更多文化生活態樣的想像與可能性。
2.提升空間的使用率,活化空間及增加參訪人數,並透過藝術(技能)換宿等方式降低營運成本、豐富園區內容。
3.釋出部份空間作為藝文進駐、文化體驗或創業空間,透過基礎軟硬體技術支援,吸引外地青年返鄉發展,為集集鎮上帶來產業活水(如:實體店面、文創產品、藝術造景…等),間接增加觀光產值與宣傳行銷價值。
(二)量化效益
評估指標 | 量化效益 |
增加公園綠地(或開放空間)面積 | 500M2 |
增加或改善人行徒步空間面積 | 200M2 |
閒置空間再利用面積 | 250M2 |
使用人次/年 | 31,200 |
自償率(年) | 5.3% |
創造就業人數(年) | 30 人 |
促進民間投資金額(年) | 1,079,600 元 |
增加周邊經濟產值(年) | 約7 千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