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畫摘要 Abstract
「臺南的400年,也是臺灣的400年,更是世界的400年」。
2024年是荷蘭東印度公司建造熱蘭遮城後的400年。對如今的臺南人乃至於臺灣人而言是一個重要的時刻,代表今日的我們,正是由400年前開啟的那場世界與臺灣、臺南的大衝擊,逐漸透過合作、衝突,最後共生共榮而來,可以說沒有這400年來的種種歷史文化堆疊就不會有今日的臺南、不會有今日的臺灣,甚至是臺灣今天在世界的一席之地。
爰此,本府自 108 年度起積極籌備相關計畫,結合府內各局處資源,共同擘劃 2024 年臺南 400 年城市新願景。其中,由本府文化局與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針對文化資產領域,以再造歷史現場之核心精神,擬具並負責執行本「臺南 400 年-文化資產場域再現計畫」。
本計畫希望透過4大計畫以及項下23項子計畫,以雙城─熱蘭遮城與普羅民遮城場域為計畫核心,進行調查研究、文化資產修復、環境整備以及公眾推廣等子計畫,重新營造臺南400年的歷史厚度。
接續以臺南400年發展的常民生活重要歷史節點與文化資產為目標,推動文化資產修復工程,建構再利用展示的示範場域,深化以雙城與鄰近場域為中心的文化資產修復與再利用成果。
最終將計畫成果結合臺南在地的社區團體與文化脈絡,以「臺南400年文化大展」作為 2024年紀念活動,透過多面向的展示與活動,邀請與臺南共享大航海時期相同歷史脈絡的臺灣與世界城市共同參與,展現臺南的文化深度與多樣性。
透過本計畫以雙城為主軸,橫向串聯重要的歷史文化節點,縱向展現400年的歷史脈絡,以再造歷史現場的核心概念,連結與再現土地與人民的歷史記憶,深化社區營造,發揚常民生活「所在」的在地文化並提升文化內涵來提振文化經濟,最終將臺南打造為一個臺灣人歷史的場域,在2024年這一刻,展現給人們臺南400年的歷史樣貌,更重要的是,讓這塊土地上的人們,不論是(曾文)溪南溪北、漢人或西拉雅人,都有機會,也有能力去表達自己心中的400年,如此臺南才能立足其上,展望下一個百年。
計畫緣起 Origin
「臺南的400年,也是臺灣的400年,更是世界的400年」。
自1624年開始,臺灣進入世界的體系之中,來自世界各地的人群交流會聚於此,展開了臺灣這塊土地上最大規模的文化交流,為這塊土地留下了荷蘭人、西班牙人、漢人、日本人等等人群駐留的痕跡。不過回首這段歷史,其實早在1624年以前臺灣與世界的互動早已展開。
臺灣地區之人類發展活動至今最早可以追溯到東部之長濱文化與西部之網形文化,距今分別可以上溯到30,000年前與50,000年前的舊石器時代, 之後臺灣的人群便不斷地茁壯成長,除了自身的文化發展逐漸成熟,渡海而來或越洋交換的過程更讓臺灣本身的史前文化更加多元,一部分的人直到至今5,000至4,200年前的大坌坑文化人,走上向南方傳播遷徙之路,最終可能成為南島語系人群的共同祖先; 一部分的人則在臺灣不斷發展與吸納來自各地的文化元素,演變成今日臺灣多元文化的原住民族祖先之一。
簡言之,自舊石器時代起,臺灣便不斷地和四周人群文化互動,成為各方文化交流融合之場域,進而發展出屬於自己的史前與原住民文化。爾後千年時間,臺灣作為東亞海域重要的航線中繼站,成為商旅海盜往來的停靠站。
1624年,荷蘭東印度公司跨海來臺,為臺灣開啟全新的歷史篇章。當荷蘭人於臺南興築熱蘭遮城作為據點,自此臺灣作為東亞地區的航道重要節點被帶入世界物質與文化交換的龐大體系中,過去需要千年才能完成的交流,在迅速發展的十七世紀往往不消數年即可達成。在這樣的交流與衝擊中,原先在此地所定居之臺灣原住民族也在衝突與融合中被納入臺灣發展的進程中,臺灣逐漸被形塑成今日我們所見的樣貌。
因此1624年不只代表著臺南地區進入世界影響下開始發展,亦代表著臺灣在納入世界體系的開端,對於臺灣歷史是一個劃時代的時刻,而熱蘭遮城於該年始建,正是這個時刻的代表性建物,可謂「臺灣第一城」,其鄰近大員市鎮,是臺灣第一座具整體規劃的市鎮,稱「臺灣第一市」不為過。
時至清代,政治與經濟中心已由安平轉往內陸,來自各地的族群逐漸跨海來臺定居繁榮,然人口的增長帶來的衝突增加,因此來自政府的發動,築起了臺灣府城城垣鞏衛政治與經濟的核心,從長遠來看也形成了城內外的分別。出了府城,臺南各地的聚落也都不斷發展:佳里、麻豆、善化、鹽水等等都在這樣的情況下形成繁榮一時的聚落,塑造了不同的在地文化特色。
來到日本統治時期,帶入了現代化的城市規劃,市區改正的推動下形成井然有序的都市樣貌,西方與日本的文化也為本已豐富多元的臺南文化更增添內涵。
從這樣400年來的歷史脈絡,我們可以說,400年前的那個時間點,在這樣背景下的臺南,是大航海時期族群交流薈萃的臺灣之心,以臺南作為主要窗口,與基隆、澎湖、新北等一起成為連結世界的節點。400年來各種歷史與族群在這塊土地上衝突、合作、共生共榮的種種過程,不只形塑了今日的臺南,更建構了今天的臺灣,至今臺灣仍在世界的舞台上閃耀。
臺南400年的歷史進程,不止形塑了今日的臺南,過去長期作為臺灣的首府身分─荷蘭時期的大員、明鄭的東寧、清朝的臺灣府,也影響了臺灣的400年的發展,同時也在這400年成為世界舞台的重要角色。可以說如果沒有1624年那場臺南與世界交流的契機,很可能就沒有臺灣接下來400年豐富的歷史文化結晶。因此「臺南的400年,也是臺灣的400年,更是世界的400年」是為本計畫之緣起,亦為本計畫之核心概念。
基地範圍 Working areas
計畫目標 Objective
本計畫期望以2024年為時間節點,達到再現雙城歷史場域、再建常民生活脈絡以及再書寫臺南四百年歷史之目標,並以此繼續書寫臺南下一個百年,讓計畫成果作為未來文化資產相關計畫推行的基石。
預期效益 Exp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