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紀錄

2020再造歷史現場專案計畫—戰地與眷村交流工作坊

活動紀錄
發佈日期:2020-12-01

為強化各縣市執行「再造歷史現場專案計畫」,文化部文化資產局109年11月29、30日於連江縣南竿鄉辦理戰地與眷村交流工作坊,連江縣長劉增應、議長張永江、本局局長施國隆,以及澎湖文化局長王國裕、金門縣、桃園市、屏東縣、彰化縣、臺北市等縣市政府合計35名第一線承辦人員參與及經驗交流。   再造歷史現場的理念是「地方感」的行塑,是「場所精神」的保存與再現,國軍眷村為1948-1949年間大規模湧入臺灣的軍事移民潮縮影,戰地文化與眷村人文密不可分,例如:中壢馬祖新村於1957年建立,為讓第一個駐守在馬祖的部隊(84師)之眷屬不再居無定所,或住於土牆草屋中,使得駐守的將士無後顧之憂,增設眷舍並命名為「馬祖新村」;新竹金城新村係因1949年因應作戰需要成立陸軍金門防衛指揮部(簡稱金防部),當時臺海情勢緊張,為安頓常年駐守金門的高級軍官眷屬,於1958年的八二三砲戰後,選擇在新竹市的赤土崎,興建眷舍並命名為「金城新村」等。 本次工作坊乃以「戰地與眷村」為主題,施國隆局長致詞時表示,馬祖有豐富多樣性的文化資產,近年在縣長與文化處長的積極努力下,登錄離島第一個重要民俗「擺暝」、考古遺址「亮島島尾遺址」以及東引的水下文化資產調查重要成果「蘇布倫號」等,此外馬祖戰地文化除了是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外,更在2019年全縣登錄為文化景觀區域,展現文化治理帶入城鄉發展的決心,能夠於開發過程中以文化加值馬祖,呈現更加吸引人之風貌。 本次二天一夜之意見交流工作坊,特別邀請傅朝卿教授分享「戰地文化景觀與眷村」,分析臺灣現有眷村保存措施及未來突破框架之想像空間,期望未來的保存能夠跳脫懷舊而走入當代生活,讓老樹發出新芽。金馬的戰地文化景觀做為代表性的冷戰遺產,期待透過保存與轉譯,省思追求和平的代價,傳承給下一個世代,以發揮文化遺產的真正價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授江柏煒分享「冷戰‧島嶼-連江縣再造歷史現場計畫」106-109年之執行成果,包含普查、分級治理與再造空間、傳統匠師人才培育計畫等;及成功大學教授吳秉聲分享109-113年執行推動的「戰地轉身‧轉譯再生-連江縣再造歷史現場計畫」,承接冷戰島嶼計畫,更加創新的建築轉譯計畫,呈現軍事據點改造的未來樣貌與連結地區的策略等。 參訪活動則前往大漢據點、金板境天后宮、津沙聚落、八八坑道等,讓許多第一次踏上馬祖的與會者更能體驗戰地氛圍,了解戰地文化景觀意涵,及其作為再造計畫場域之歷史脈絡、發展歷程等,並思考如何在推動計畫過程中,結合場域特色並思考永續保存與經營之道,例如現地介紹馬祖再造歷史現場計畫中的傳統建築「以工代訓」實作實習計畫,培育馬祖在地的閩東式建築修復匠師,搭配場域再現與傳統匠藝傳承,讓文化生命力生生不息,也讓文化認同奠下長遠的基礎。 了解更多: 「冷戰‧島嶼-連江縣再造歷史現場計畫」 網址: https://www.rhs-moc.tw/index.php?inter=project&id=5&did=21 「戰地轉身‧轉譯再生-連江縣再造歷史現場計畫」 網址: https://www.rhs-moc.tw/index.php?inter=project&id=5&did=53 馬祖傳統建築以工代訓實作及實習計畫 相關報導: http://matsu-news.towin.com.tw/news/article/550 http://matsu-news.towin.com.tw/news/article/1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