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新聞

【花蓮】前進華巴諾!花縣文化局測繪八通關越道百年駐在所

再造新聞
發佈日期:2019-07-17

新聞來源:自由時報/ 花孟璟 花蓮報導 / 照片 花蓮縣文化局提供

日治時期的臺灣總督府為鎮壓布農族人,修築八通關越嶺道路,沿線還設置多達46處警察駐在所,時光倏忽百年,大多數駐在所已崩毀消失,僅華巴諾、太魯那斯2處駐在所建物尚存,為此,花蓮縣文化局進行「華巴諾駐在所測繪計畫」,上月底到本月8日入山9天,帶回豐碩成果,但因修復經費龐大,目前先進行測繪紀錄。

華巴諾駐在所的辦公廳舍外觀,門口有切妻破風、客室陽台的細木欄杆,鐵皮屋頂也長滿蕨類,比對當年林一宏團隊及近年拍攝照片,屋況已是一年比一年差

華巴諾駐在所設於1920年12月,位於大分駐在所西南方稜線上,位置居高臨下,配置5名巡查及6位警手,當年日警在此設3吋速射砲、七珊山炮、臼砲各1門,火砲射程涵蓋伊霍霍爾、魯崙、莫庫拉蕃、大分、闊闊斯、賽珂、耶西洛等部落。現存建築有木造駐在所辦公室本體、木造雙拼宿舍、砲庫、木造廁所、澡堂等。 花蓮縣文化局委託木本設計有限公司執行華巴諾測繪計畫,與花蓮縣文化局人員、卓溪鄉在地的布農族3名協作高瑩山、高忠義等人組成調查隊,上月30日從南安出發,徒步3天、40公里前進中央山脈深處,目前卓溪鄉拉庫拉庫溪流域最重要的駐在所遺跡─華巴諾駐在所。由於日治時期闢建的八通關越嶺道華巴諾支線多處崩毀,在嚮導高瑩山帶領下,從華巴諾山稜線東北側溪谷上切700公尺,穿過多處險峻溪谷,抵達海拔1924公尺的華巴諾。

花蓮縣文化局調查團隊本月前往八通關日治越嶺道的華巴諾駐在所進行調查,於辦公廳舍前合影,門口的切妻破風及下方的懸魚也同時入鏡

花蓮縣文化局表示,調查結果豐碩,建材方面,從板材背面發現手工不規則鋸紋,天井或地板下方使用邊角料、原木當支撐材,以及木材有檜木、鐵杉、臺灣杉、闊葉木等樹種,推測建材多為就地取材;另外,駐在所左右兩側有增建,部份建材明顯優於原始建材,增建建物的橫樑表面,還殘留著1926年(大正15年)的新聞報紙,新聞標題「美崙斷層湧泉」,可證明該批木材是山下購買再運上山。 駐在所建築形式也呈現日警的木工技藝、當時對生活美感的追求,包括入口處「切妻破風」下的懸魚,室內的化妝壁板,廣間的菱形天花、客室窗前細木欄杆,大木軸組工法的榫接等。 此外,駐在所週邊敷地也發現砲庫門口地板鋪設大片石板,在雙拼宿舍後側土間發現了蓄水池與爐灶、東南側的公共澡堂、木炭窯、引水路等遺構;在文物調查部分,發現許多清酒瓶、麒麟啤酒、鑄鐵鍋以及杯碗瓷器等生活器皿。

增建附屬建築橫樑上,黏附在木材表面舊報紙,上有「米崙湧水地帶」新聞標題,調查隊研究這是1926年的新聞報導

最引人注目的遺物是砲庫內的3吋速射砲,依國立臺灣博物館研究人員林一宏先生的研究,該門速射砲是帝俄時期1903年俄國普提洛夫工廠生產,為7.62公分口徑之加農砲,是1904、1905年日俄戰爭中戰勝國日本的戰利品,之後有6門分發到臺灣山區鎮壓原住民,華巴諾砲臺這門目前砲身、上部托架、砲架、移動桿仍存,砲輪已佚失,整體保存狀況良好;此次調查也在砲庫西側陡坡上,發現數枚被丟棄的彈殼與砲架內的駐退油壓桿零件。

帝俄時期打造的3吋速射砲,日本打贏日俄戰爭後,從遙遠的北方將大砲搬到熱帶的島國,鎮壓布農族部落,百年後人事已非。

花蓮縣文化局表示,為求歷史遺產的完整性,此次發現的文物經清理、量測及拍照紀錄後,全數留在現地。局長江躍辰說,八通關越嶺道路東段有豐富的歷史遺跡,透過持續的深化研究,以及布農族人登山嚮導的培力,豐富這條世界級的登山健行路線的文化厚度,也為在地布農族人奠定登山產業的創生契機


新聞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