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新聞

【高雄】蓋大樓發現清代百年城牆遺跡,建商退四米保全文化資產

再造新聞
發佈日期:2018-12-25

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蔡容喬 屏東報導

高雄市知名建商華友聯日前在左營舊城區推出大樓預售案,今年六月開挖排水溝時,疑挖到舊城牆遺址,立即停工並依規定通報文化局,文化局邀集文資委員現勘,確認出土物屬距今近二百年歷史的鳳山縣舊城築城材料,經多次開會溝通,建商同意變更設計,退縮四米開放空間,以保護城牆完整性。 高雄市文化局副局長林尚瑛23日表示,這是繼100年左營舊城西門段城牆基礎殘蹟出土後,因該建案基地施工,讓舊城南門段城牆基礎現身,經與建案公司多次協調,得以保存城牆殘蹟,市府已在12月召開文化資產審議會,決議指定左營舊城南門殘蹟為市定古蹟,可說是公私協力保護珍貴文化資產的典範。 林尚瑛說,今年六月間派員在舊城巡查時接獲建商通報,於建案基地內發現疑似有城牆石材構件出土,組成文資專案小組現勘,確認是興建於1826年的鳳山縣舊城築城材料,極可能有城牆殘蹟存在,除協調建商暫停施工,成大考古研究所專業團隊也進場試掘,確認地表下城牆基礎保存的位置與狀態,經多次開會協商,建商同意變更開發案設計,使留存於地表下的古蹟免於受到破壞。 林尚瑛表示,該建案土地原為國有財產局所有,當年進行標售時,就有行文該局,應在標售文件上備註可能有城牆殘蹟;發現遺蹟後,建商也希望在對公司及住戶損失最少的情況下,保存文化資產,雙方多次開會協調後,總算達成共識。 文化局說,此次出土城牆殘蹟位於啟文路,屬南門段城牆,長度約為50公尺,除城牆基礎外還發現排水用的水關構造,多數保存完整,部分有斷裂推倒現象,建商配合文資保存展現高度誠意,不但退縮建築範圍,也將以城垣紋理為主軸設計戶外景觀設計,適度展現水關或城牆殘蹟,讓古蹟與社區共存共融。 鳳山縣舊城在清道光六年(西元1826年)由土城改建為石城,1985年公告為臺閩地區第一級古蹟,文資法修法後更改類別為國定古蹟。目前存有東門(含城牆、礮臺、護城河)、北門(含城牆)、南門(城門樓尚存)、西門城門遺蹟等,指定為古蹟的城牆長度1668公尺,達石城城牆原長度2767公尺的60%。 文化局說,鳳山縣舊城是國內目前仍存的清代城池中保存規模最大、最完整者,市府爭取文化部補助,正推動「左營舊城見城計畫」再造歷史現場,也是國內最大型的文化資產保存計畫。

高雄市文化局邀集文資委員現勘,發現建案基地內的城牆遺跡保存相當完整,還可看到當年常民使用的青花瓷碎片等生活遺跡。


新聞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