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新聞

【高雄】VR科技穿越時空 高雄歷史動起來

再造新聞
發佈日期:2018-05-14

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 / 圖片來源:高雄歷史博物館

歷史,看得到嗎?是一大堆的數字與文獻?獲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補助的見城、興濱兩大計畫,高雄市鳳山縣舊城與哈瑪星揉入歷史紋理脈絡與文化資產保存,結合互動式穿戴數位科技作為人文記憶傳遞載體,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顛覆對歷史的傳統刻板印象,讓歷史鮮活的動了起來! 見城館是歷史演變的見證,早期是海光三村診療室的左營區海勝里活動中心,後改建為高雄市眷村文化館,展示隨軍來臺士兵的家鄉文化與落腳臺灣後發展出獨有的眷村人文,因應見城計畫原址再次變身為見城館。 全臺首座跨越科技互動的文史展示館見城館,利用科技手法展示鳳山縣舊城興衰的變化,館內分為9大展區,從述說舊城的前世今生的「城在臺灣」、「舊城尋寶」、「鳳山縣城的演變」、「穿越時空見城」;直到二樓「時代流轉中的鳳山縣城」、「大事紀年表」、「文獻舊城」、「映像舊城」、「我們的舊城」等,一同見證臺灣現存保存年代最早、面積最廣最完整的古城以及舊城的生命故事。 「會動的城牆」模型展臺更是一大亮點,53組動態垂直升降展臺,8分鐘展演百年鳳山雙城記,模型縫合鳳山縣東、西、南、北城門與失落的城牆,重現隱於眷村多年的舊城與重建的歷程,並與光雕投影、劇場聲光、影片動畫緊密結合。 另添跨域科技互動媒體,提供全臺首創19支動畫,利用互動式擴增實境AR裝置串聯大事紀年表,以及巧妙運用虛擬實境VR科技體感式遊歷舊城百年史,讓觀者穿越時空看見國定古蹟左營舊城的歷史脈絡,重拾歷史記憶。 再造歷史現場的另個重點則是透過親山、築港、復鐵、興町等4大主軸,再創哈瑪星港濱榮景的興濱計畫。臺灣首座以填海造陸的現代化街區就在高雄的哈瑪星,這個由日文「濱線」音譯的地區,擁有豐沛的文史資產及得天獨厚的山海美景,至今仍吸引無數遊人探訪。 1908年是縱貫線鐵道完工通車、打狗驛設站、打狗築港第一期工事、市街改正等打狗現代化重大建設相繼完成與開工的一年,帶來日後高雄市璀璨年代,2018年適逢哈瑪星地區現代化4大工程110周年。 有著特殊山海鐵町風情的哈瑪星地區,是高雄邁入現代化市街模範區,也是全臺最大鐵道港灣特區。進出口的船隻、南北來往的鐵路,港口與鐵道的相輔開啟港都蓬勃發展,即使哈瑪星風光不再,市街的懷舊風情與歷史痕跡,仍吸引許多遊客前往,特別是不管搭乘捷運與輕軌皆在前身為高雄港站的「舊打狗驛故事館」交會進出,更能體驗百年車站的風華魅力。 跨出車站,微鹹的海風迎面撲來,往東橫跨平闊的大鐵道草皮可以到蓬萊倉庫B7、B8進入1:80鐵道模型特展世界,漫遊臺灣1083公里的鐵道之旅,重溫時代人文記憶,還有超人氣必搭小火車,特別是木棧道段,叩啷叩啷的聲音聽起來十分有行駛在枕木上的感覺呢! 負責營運哈瑪星臺灣鐵道館的高雄歷史博物館,將在暑假推出「興濱─築港設驛110周年特展」,回望1908年在臺灣歷史寫下了海陸交通空間連結都市空間發展的新頁,催生出繁華港都的原點─哈瑪星,一起走過屬於高雄人的110年。

開館資訊

見城館裡「雙城記」動態年表


新聞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