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屋(金和號)

清乾隆三十(1765)年,原籍廣東嘉應州梅縣的潘庶賢渡海來臺,原落腳中壢,乾隆三十(1775)年遷徙到新埔石頭坑,生來福、來興、來旺三子,其中大房與二房往新埔街發展,成立潘金和公號,約於嘉慶二十(1815)年在新埔街興建潘屋。咸豐十一(1861)年大房孫潘清漢及潘澄漢二人在原有老屋的基礎上修建成一堂四橫規模的精美建築,左右橫屋較短,外橫屋較長,因而形成兩道圍牆、雙院門的格局。 新埔鎮保有許多優美傳統街屋、宗祠及家廟建築,為了推動新埔成為新竹縣「造歷史現場基地」,文化局於民國110(2021)年從歷史內涵、空間運維的角度出發,選擇百年古蹟-潘屋作為駐點工作站,潘屋不僅作為古蹟,也是新埔歷史發展的縮影,期待藉由重新打開空間,以新埔常民風景出發,透過策劃故事展示、主題展覽、文化議題工作坊等,同時更是大家日常休憩、乘涼的好所在,期待透過這個工作站,領略在地生活美學,讓這裡成為一個體會客家文化的實驗生活場域。而金和號,是潘家,也是新埔過去重要的商號之一,過去以販售雜貨、鹽專賣為主,今日駐點工作站將同樣以「金和號」再次出發,只是這次不賣東西,而是專賣新埔故事的地方。

手繪文化地圖設計

新埔在地知識建構與轉譯

盤點民國100年(2011)後新埔鎮辦理之相關計畫(包含普查、調查研究、保存維護、輔助培力、出版紀錄、碩博士論文、教育推廣等),並對內容進行成果分析;亦拜訪(訪談)17位地方人士,記錄整理出38筆口述故事資料;亦針對過去10年新埔鎮文化性原物件資材調查整理盤點並編列物件清單。 計畫亦試圖透過文創商品的創作,將對新埔的新敘事觀點呈現在設計上,讓商品有機會帶著新埔故事,傳到更多人的手中。過程中產製文創推廣品、手繪文化地圖及新埔故事集專刊等。其中知識地圖創作搭配「歷史地圖工作坊」的操作,邀請沈恩民插畫家將新埔地景、歷史故事、常民生活空間等繪製,將各別單一故事明確繪製出來,而是以多重時代疊合的角度,將故事彼此交織,呈現在同一個地圖時空下。又文化專刊以「新埔家聚落」為核心概念,呈現出從移民開墾到落葉深根的轉變過程。以新埔的歷史發展作為本專刊內容的開頭,以圖像簡要說明新埔先民隻身渡海來此、建立家園的經過,並邀請在地文史工作者-黃有福老師,以新埔柑橘的發展來更細緻闡述新埔的風華歲月;接著,在「在地人帶路」中,則是呈現深根後,空間裡的歷史圖像及當代新埔保存的狀態,透過地方耆老故事與影像帶領,顯現過往記憶與日常空間交錯的樣態;最後的「回家」則是嘗試望向新埔的下一步,藉由訪談回鄉青年,看見接下來新埔的可能性。
潘屋外觀

在地人才培育推動

計畫執行期待工作站未來是一個來訪者認識新埔的重要入口,參觀者可以從潘家的空間,開始看見客家先人渡海來台、篳路藍縷的過程,思考如何從移居變成一個家,並理解、客家精神的其來有自。在理解潘家在新埔的發展歷史後,提出以「金和號」作為駐地工作站之營運名稱。 「金和號」於民國111年(2022)4月6日對外開幕啟用,計畫期間每週四到六、13:00-18:00為開放時段,為擴大空間效益,亦有試租借場地給在地青年團體辦理活動。展示至民國111年(2022)11月6日,累計參觀達951人次。計畫期間於同年5月5日、8月31日、7月16日及11月25日舉行4場培力工作坊,分別從跨局處整合及公私合作的討論、歷史地圖共創與地方空間願景想像進行討論與分享。 計畫嘗試更細膩地重新思考空間點與說故事之間的關係,創造一種更具有整體性、有劇情「起承轉合」效果的走讀內容,並延續歷史地圖工作坊的成果為基礎,讓旅行景點不只是在空間裡停留,而有機會透過故事,將在地的生活經驗與空間相互連結,探索更加豐富多元的地方風土與人文景觀。計畫提出3條文化路徑規劃,包含:新埔市街的民間記憶(半天/步行)、從椪柑認識新埔(一日遊/駕車)、跟著先民的開墾步伐-義民路單車遊(三小時/單車),並於10月29日辧理試行活動,合計33人參與。
空間規劃示意圖

歷史空間綱要計畫

東西寬950公尺、南北深300公尺的老街區尺度,刻劃的是一個有著300年歷史縱深的北路商業大鎮,是無動力年代發展出來的聚落尺度。透過本次計畫提出整備文化街區的空間架構跟設計策略,並試圖納入新埔之人、文、地、景、產等面向為出發點,規劃分類訂定城市色彩美學系統建置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