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主題成果類

是以文化治理為總目標,引導連江縣各類空間場域之調研、規劃、修復、活化再生計畫,並啟動馬祖無形文化資產中的建築匠藝之基礎研究及其傳習,進而登錄為地方民俗的擺暝儀式之傳承。這個計畫結合國家文化記憶庫之建置,凝聚地方社會共識;並進行記憶鏈結、人文復興、冷戰場景、美麗慢活、轉譯再現、區域整合等相關策略性規劃,以整體加乘的效果,促成馬祖的文化永續發展。馬祖文化治理分為三個階段,從戰地文化景觀保存與活化、到庶民生活場域及其無形文化資產再生,最終促成地方創生地域振興。

連江縣再造歷史現場專案執行總顧問

連江縣再造歷史現場專案執行總顧問

著重於再造歷史現場策略規劃、再造歷史現場專案行動計畫二大亮點,大梅石地區與北竿塘地區之歷史再造策略行動計畫、外部行銷計畫。並管考、提供諮詢相關子計畫之執行與推動、協助單位橫向聯繫等。
馬祖戰地文化遺產整體策略目標

馬祖戰地文化景觀保存維護總體發展策略及推動計畫

著重於戰地文化景觀資源盤點及價值評估及戰地文化景觀保存維護相關配套計畫,包括,擬定連江縣戰地文化景觀保存及管理原則、訂定連江縣戰地文化景觀保存維護計畫第一期—高登及東引。
北竿鄉擺暝文化

無形文化資產北竿擺暝文化保存活化計畫

為馬祖地區之重要民俗活動,且於民國108年(2019)5月經審議登錄為國定民俗。馬祖扛乩崇拜信仰起於北竿,北竿扛乩崇拜則源於閩南,清朝末期隨著周氏家族遷徙而帶來北竿塘岐,再由塘岐蕭王府廟社傳襲至坂里蕭王府六位大人廟社。執行重點為祭典儀式籌備、執行、紀錄等,整套祭儀程序包括「上彩暝」掛燈、「排祭」請神酬神、「迎神」遶境、「送喜」添丁、「食福」賜福等。惟執行時可展現居民的創意,吸引年輕新血的注入,做出既具地方特色又有創意的活動辦理,塑造別具特色的文化意象。
計畫架構圖

戰地轉身‧轉譯再生—統籌執行計畫

在建築轉譯實驗計畫的基礎上,本計畫之前提是在馬祖戰地遺產整體推動架構下之思考,馬祖戰地遺產內涵包含可見的物質型態、形貌與自然景觀以及非物質性元素。馬祖戰地文化遺產是以世界的高度,審視與推動馬祖戰地遺產的保存、維護管理與再利用議題,並採取不同策略。 架構在戰地島嶼過去、現在與未來的脈絡下,馬祖整體戰地文化藍圖為保存戰地遺產,展現歷史厚度、再生空間意義,並以此作為豐富島嶼魅力的動力。在此整體思考之下,戰地時期所遺留下的各種軍事建築構件在當時的功能是作為作戰與備戰的用途,而今是歷史與記憶的載體。建築是個人生活與公眾活動的容器,更是結合精神價值與物質需求的綜合體。「戰地轉身,轉譯再生」計畫,即是在此整體推動藍圖中所投注的新活水,當這些場域空間已然失去原有功能之際,承續既有的能量並賦予新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