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引中路市街及特約茶室

東引位於福建省羅源灣與三都澳外海,是福建沿海的一座島群。東引原本不是一個島,而是東引與西引兩個島組成,過去兩島間有一座礁岩,名為中柱島,漲潮時就成為一座孤立的海中礁島,距離西引約有兩百公尺的距離,當連接兩島的堤防還未建立時,大退潮時可從東引經過中柱島,涉水步行至西引。民國64年(1975),先築起「介石橋」連接東引與中柱,11 年後再完成連往西引的道路,路中有座高於路面的感恩亭。因此,東引及西引成為陸路交通可以聯繫的地方。與臺灣本島的區位關係,東引位於淡水西北西方,距基隆100 浬,搭乘臺馬輪往返,單程航行約6 至7 小時東引鄉主島北側的北固礁為目前中華民國政府實際統治區的最北境。

東引51號規劃設計圖

東引中路市街保存再發展計畫

「東引中路市街保存再發展計畫-東引中路調查研究計畫(110年)」 針對東引主要的生活場域空間-中路及其周邊環境,進行人文歷史資源的盤點與梳理,並透過保存與再利用計畫的介入,得以提出具特色及可行性的地域發展計畫。 「東引中路市街保存再發展計畫-環境景觀保存及修復東引51號規劃設計」主要場域為東引樂華村51號之「謝宅」,其非由同一家族興建並傳承,部分歷史背景與興建歷程因興建於清末,至今已逾百年,其建築型態為東引少見「蕃囝搭」住宅形式,是建屋師父參考福建沿海外國洋行、別墅的形式,並改良傳統民宅的缺點而改建的新形式不僅是當時一種財務自由象徵,同樣也是馬祖地區建物史上技術的突破。謝宅於清末民初是地方鹽館,戰地政務時期為鄉公所,鄉公所遷出後由民間經營商店及飯店,可由建築本身看見過去東引社會產業結構,見證東引鄉的發展。透過規劃設計案重現東引百餘年建築風采。 「東引中路市街保存再發展計畫-環境景觀保存及修復第一、二期規劃設計」則依前期東引中路市街保存再發展計畫,中路2號、18號基地則以「馬祖新風土建築」概念發展,期能透過設計保留馬祖傳統木構元素並被看見。希望透過本案,能為基地做保存修復奠基,使相關建物不再淪為閒置空間,透過再利用,展現其價值,在凝聚東引居民保存意識的同時,也讓更多人認識東引的文化與歷史。
東引特約茶室_主入口

東引特約茶室修復或再利用計畫、規劃設計

〈東引特約茶室修復再利用計畫〉針對東引特約茶室的保存價值與現存狀態提出初步研擬,東引特約茶室位於獅子村,周邊為戰地政務時期消費產業據點,包括東引物資供應處、國軍九八一營區福利站、文康中心(如意山莊)、中正堂等消費娛樂場所,各年代在指揮官主導下陸續由防區官兵協建形成依頗具規模、各司其職的戰地生活休憩場域。在世界遺產及馬祖戰地文化景觀整體推動架構下之思考,審視與推動戰地遺產的保存、維護管理與再利用議題,在不損及真實性與完整性的原則,進行東引特約茶室規劃設計,將原為一層樓之特約茶室空間,採線性分布,各室內空間獨立配置,並透過室外院落串聯,四周以擋土牆及高牆圍合,並且對外幾無開窗,形成隱蔽性極高的特殊場所。維持其平面構成,但根據再利用需求,調整其中五處已改建過的室內單元格局,置入可留宿空間、公共空間及多功能展區;其餘空間皆維持既有格局,並置入附屬輕食空間、現地展示及其餘必要設施,以尊重原有空間格局。在保存原有外觀之前提,於建築內側向上拉高量體,從上方引入光線,以不同光線品質轉譯原有的暗黑空間;其中一處拉高為兩層樓,於二樓新設一半戶外眺望區,並以景觀無障礙坡道暨觀景台與一樓景觀連廊串聯,將過去向內的空間,巧妙轉換為向上、向外的視野。維持基地北側原通路狀態,但善用地勢條件,於基地南側開闢出入口,可與計畫道路連接,並使文化資產之易達性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