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民收容所

座落於嘉義市西區的「嘉義市遊民收容所」,其前身為日治時期臺灣煉瓦株式會社嘉義工場的「煉瓦會社工場」房舍。戰後幾經變革,於民國92年(2003)11月此由嘉義縣政府移交給嘉義市市政府,現今由嘉義市政府警察局管理。經修復再利用之後,規劃為嘉義市地方創生平臺基地。 其建築形式與構造,為一層樓之斜屋頂(切妻式屋根),現況屋面以石棉浪板覆蓋,原貌應為瓦頂,屋架為洋式木屋架,屋身為加強磚造,四周留設犬走明溝,東側山牆上半部木摺灰壁留通氣窗;北側正立面梯形外凸入口以及大面積木製窗戶開口,窗臺外凸於牆上升銜接木窗,則屬簡潔現代建築風格,整體外型呈現現代風為主調,局部滲入和式的混血風格。

遊民收容所_主屋及廣場

遊民收容所修復工程

本計畫將做為「嘉義木軸帶」在地創生的據點,以地景及室內空間的再形塑與整合來發掘隱藏於本場域內的產業歷史以及價值,以「舊建築新生命」賦予本場域重生的活力與功能。空間配置嘗試提升建築物可辨識性+容納社區活動多樣性。化繁為簡;修剪並移植現有喬木,形成開放穿透且簡潔的景緻,讓後方建築物一躍而成為主角。 修復後的遊民收容所將提供多樣化戶外公共空間,以動線及軟硬鋪面做為模糊的邊界,將空間分成小中大三個尺度,依規模及動靜可以做為休憩、展示、表演等特定或不特定的機能。模糊的廣場範圍讓多樣的行為自然地發生;也藉由分散配置,讓不同類型的活動有同時發生的機會。增進建築物入口與基地動線的連結。將建築物原正面左側之入口改為固定式落地窗,並將原增建之收容室打開,成為新的主入口。如此一來建物主入口即位於正立面之中間,增加民眾或遊客進入基地後與建築物的親密感。另外,室內空間以功能性將建築內部使用做分區。建築物東側則為小空間單元如辦公與相關服務空間,也包含可出借使用的小型會議室;建築物西側為大型室內活動,可做為演講廳、多功能展覽空間等。建物重新 再利用後,使用者可意識到東西兩側空間因功能的不同而有形式與質感上的差異。 施工時,綜合遊民收容所的規劃設計及監造之空間整修策略,共有屋頂整修、戶外景觀、內部空間整修、結構補強、木作門窗修復、植栽工程及外牆屋頂防水工程等七項主要工項,材料選擇以延續舊遊民收容所具有時代背景的代表性材料,如紅磚為優先考量。
地方創生平台_木育創生專題講座上課情境

地方創生平台

為推動嘉義市「木育創生.木都生活」之地方創生發展,透過分類議題提出引導小論壇、議題討論實務工作坊及國內地方創生案例現地走讀戶外見學等幾個面向進行觀念的建構、問題彙整、討論想法以期引導議題發想、蒐集市民所關注之在地社區及地方創生議題、彙整共識營活動參與人員意見、凝聚民眾共識與形成願景之結論建議。最終希望凝聚嘉義市各界意見,促成嘉義市社區營造中長程分年計畫與規劃構想,以作為未來文化部全國社區營造會議之議題基底。另以社區營造之精神協作推展嘉義市「木育創生.木都生活」之地方創生議題,進而重現木都再造歷史現場計畫,鏈結木都之生活、生態、生產等面向,建構嘉義市木育創生城市。本次論壇有「木都成就創生」及「木育浸潤社區」兩個探討核心。 首先,「木育創生」專題講座及地方創生論壇工作坊,先藉由台北大稻埕、高屏日治宿舍群等歷史建物修繕或街區保存後,如何與居民互動連結討論與合作修繕、如何設計場域未來、如何促進在地傳統產業活化或成就新創育成實驗創生基地等可能等進行經驗分享。並且特別聚焦於參與工程修整計畫的青年們後來的轉變,關注於文資保存是否能為青年創造安身立命的生機。其次,「木都生活」專題講座及社區營造論壇,在社區營造部分則以「木育浸潤社區」為題來切入討論,先藉由來自新北市三峽區及南投縣竹山鎮的夥伴,分享改善空間進一步結合社區營造或從社區擾動逐漸形成創生想像的相關案例,而他們在操作的過程中,如何思考社區需求、在地產業、或相關特色等條件,進一步的思考、轉譯、設計與行動。以期藉此思考「木都」與「生活」的議題黏合或行動浸潤的可能方法,同時藉由社造案例的分享,思考目前社區營造推動過程所面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