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定古蹟臺灣府城城門

臺灣府城為清代臺灣最早且為期最久的府治所在,雍正年間創建木柵城,又於乾隆年間改建城門為石造,並形成8座城門的規模,綿延近300年歲月,是臺南歷史發展上重要的里程碑,標誌著接下來三百年,區隔城內城外,屬於府城人的自信心與驕傲。此後歷經林爽文之亂(西元1786年)後,在考量地形、地質、成本等因素乃退縮西段城垣並改建城垣為土城,以強化防禦機能。而於張丙事件(西元1832年)後增築東、西外城與6座城門、砲臺,以及既有5座城門的甕城,擴大防禦範圍。歷次興修見證清代臺灣治理與築城政策,於民國112年(2023)1月公告升格為國定古蹟。

國定古蹟臺灣府城城門及城垣殘跡各標的位置

國定古蹟臺灣府城城門整體營造先期規劃

臺灣府城自清朝乾隆年間諭令改建石城(三合土)以來,綿延近300年歲月,是臺南歷史發展上重要的里程碑。大部分地表所存之遺構與建物已於民國109年(2020)底合併升格為國定古蹟,縱觀現存城門與城垣殘跡,多為點狀與部分現狀留存,尚不及原長度之10%,故本計畫對於臺灣府城各城門與城垣殘蹟,及其所構成之帶狀區域進行初步調查研究及通盤規劃,以呈現臺灣府城的空間紋理為目標。 計畫於民國110年(2021)至民國112年(2023)執行,優先將府城沿線的公私有土地、周遭環境空間進行分析,並依不同區域特性,評估可行的歷史現場再現方案。計畫研擬營造願景方向包含:(1)設計必須回應都市空間發展脈絡,(2)設計必須回應當代都市空間與現有活動,同時思考未來城市發展,以及(3)設計必須不影響文資本體,保留未來被發掘的範圍。並依據城垣各區段空間提出發展潛力點以及短、中長期階段目標,短期目標為使民眾認知分散的遺跡實為一完整城垣,側重以教育、推廣、行銷等手法,強化民眾的整體城垣意識;中長期階段奠基於城垣意識的推廣與前期研究成果,可依序透過考古發掘、分區分階段建置解說據點、導覽系統、步行空間串聯,配合城垣周邊社群經營,在尊重都市紋理的前提下建構可實質體驗的城垣文化生活廊帶。
臺灣府城大東門位置圖

臺灣府城大東門城緊急修復工程損壞調查與規劃設計

清領時期設臺灣府於臺南,因朱一貴之役後基於治安防衛需求,始營建木柵城以保護府治,後將臺灣府城改築為三合土城取代木柵城,又將城門改為石門。日領時代因市區改正計畫,臺灣府城城垣與城門相繼遭到拆毀,城門僅餘大東門、大南門、小西門與兌悅門。民國49年(1960)大東門因暴風雨而傾玘,直至民國64年(1975)由中央補助下重修城門座,並以鋼筋混凝土代替木構方式修建城樓,將舊有磚木構造城樓完全拆除,新建為RC。 民國110年(2021)初步現勘大東門發現,古蹟有進行緊急修復工程急迫性,城樓上下層挑簷桁、內部棟架、楹仔、屋頂面、椽子等皆有嚴重混凝土爆裂、銹蝕鋼筋外露現象,屋頂多處封簷板劣損、瓦當掉落及筒瓦接續處灰泥脫落,城樓座之裂損孔洞、平台與女兒牆邊緣介面之間隙,導致雨水滲入石材城樓座內部,進而導致城樓座灰縫材流失等情況,整體現況劣損分佈範圍已危及整體結構,上下歇山挑簷在颱風及地震下,隨時有大幅崩落之潛在危險性,並有剝落之混凝土及屋瓦構件由2、3樓城樓掉落地面狀況,恐危害參觀民眾之安全,具有緊急修護之需,故辦理損壞調查測繪與緊急修復方案設計,並於民國113年(2024)完成規劃設計。
臺灣府城大南門城現況

臺灣府城大南門城緊急修復工程規劃設計

清領時期設臺灣府於臺南,因朱一貴之役後基於治安防衛需求,始營建木柵城以保護府治,後將臺灣府城改築為三合土城取代木柵城,又將城門改為石門。日領時代因市區改正計畫,臺灣府城城垣與城門相繼遭到拆毀,城門僅餘大東門、大南門、小西門與兌悅門。當中臺灣府城的大南門又稱「寧南門」,位於臺南市中西區南門路的南門公園內,鄰近孔廟、位於孔廟正南方,出城向南行有五妃廟。大南門原建材為泥土牆,之後考慮到府城春夏季時多雨維護不易,便於清乾隆53年改建為三合土城,並將城門改為類似大東門型式的2層樓建築;大南門外圍城牆為半月形,亦稱為甕城。然民國52年(1963)卻毀於一次暴風雨,民國66年(1977)依原樣重建,成為今日所見之形貌。內門上有寧南門3字、外門上有大南門3字。 臺灣府城大南門門樓需緊急搶修,進行損壞修繕補強,避免古蹟之劣損持續擴大,並防止損壞剝落部分持續掉落地面危及參觀行經民眾之安全,於民國113年(2024)完成損壞調查測繪與規劃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