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羅民遮城與普羅民遮市鎮歷史場域

普羅民遮城與普羅民遮市鎮在荷蘭統治時期與熱蘭遮城遙遙相望,是本計畫另一個核心計畫區位,其範圍係依黃恩宇助理教授於再造1.0「再現赤崁署光」中之調查研究成果為依據。計畫以套疊成果中普羅民遮城與普羅民遮市鎮8街廓、臺灣縣署、臺灣道署為大致之計畫區位範圍,其中涉及之行政區包含中西區赤嵌里、南美里與城隍里,依目前國土利用調查成果顯示本區位多為住宅、商業與宗教使用,惟北側赤崁文化園區與其周圍、南側臺南市永福國小有範圍較大的公有土地。

普羅民遮城與普羅民遮市鎮歷史場域範圍

普羅民遮城基座本體與周遭遺構調查發見計畫

自荷蘭人起,普羅民遮城之風貌早已歷經多次變革,今人觀之難以窺見過去城堡本身的歷史變遷與脈絡。在歷次調查研究中,對於城堡的北側、東側等已有大致的認識,惟稜堡的實際位置與形制、殘存狀況以及城堡西半部的遺構分布尚待了解。故本計畫為調查臺南市中西區赤崁樓與成功國民小學內普羅民遮城本體基座及清代臺灣縣署遺構,於民國111年(2022)3月28日同意先行進場發掘,6月2日現場發掘完畢,6月28日清整發現成果會勘,7月11日現場發掘回填完畢。 臺灣縣署處共發掘52個2mx2m之探坑,調查結果基本上可確定成功國小操場下為清代臺灣縣署遺構,初步判斷可能為第二進院落「在新堂」及其兩側廂房、在新堂南側「大花廳」所在之處。故根據調查果,成功國小及其周遭地表下可能尚留存有清代臺灣縣署遺構,建議擴大此處限制開發區,以避免未來工程有下挖行為時,造成遺構之破壞。出土遺物方面,藉由青花瓷年代判斷多數應為清代,其中應以17世紀後半至18世紀初早於縣署建造時期的遺物為多,顯示晚期人類行為對早期地層擾動較大;南側區域則出土些許年代較晚之日治時期以後的遺物,可能為晚期此地重建病院、學校時,南側重新進行整地被擾動,而北側可能持續作為建築基礎,故未受到大規模破壞。
永福國小清道署遺構分布圖

直轄市定古蹟清代道署遺構清整、展示與推廣計畫

環繞著普羅民遮城與臺灣縣署周遭,被認為是過去臺灣政治權力與經濟的核心地區,這區域中包含清朝統治時期,臺灣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所在,臺灣道署。日本統治時期,臺灣道署曾充作臺南郡役所使用,隨時間推進,地表上遺構早已不存,成為永福國小的校地。 民國107年(2018)永福國小的校舍拆除重建過程中發現其遺構,清理出頗具規模的清代遺構,並出土大量過去清代的生活遺留,間接證實此處即為過去臺灣道署的所在地。 惟永福國小校園腹地狹小仍急需校園教學空間,幾經與校方溝通協調,最終決定將此珍貴的文化資產融入整體校舍的興建工程規劃中,透過建物的川堂作為開放式展示空間,成為永福國小的專屬校本課程,工程中亦由臺南考古中心進行回填遺構達成保護的目的。 遺構清整步驟依序為機具移除回填土、人工揭開不織布、移除沙包、清潔細小灰塵與砂土,清整工作於民國111年(2022)8月30日完成,唯遺構加固工作須待土質乾燥後方可施行。加固步驟依序為噴灑除菌劑、清除苔蘚黴菌、清除浮土鬆土、確認環境濕度、噴灑塗抹加固劑,續於民國112年(2023)9月15日完成;又未來此處兼具清代道署遺構展示教育功能,也針對本區域所出土之重要標本進行相關整飭工作,挑選代表性標本,共分為9大類,包含磚、硬陶、瓷器(青花瓷、彩瓷、單釉瓷、安平壺、其他近現代瓷器)、玻璃器、貝器、骨器、鐵器、銅錢、生態遺留。 推廣計畫規劃三大主題館,分別為尋找生活中的考古、清代道署考古教育展示室、永澄史蹟教育展示室,結合現地遺構展示規劃,藉此保存與推廣考古遺址,也讓在地民眾共同保護珍貴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