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

八里坌文化研究在於說明自史前時代以來本地的文化時期演變及期內涵,由時間軸探討八里坌呈現的北臺灣歷史開端、人類與環境共生智慧以及臺灣多元文化縮影等三大特色。在空間觀層面包括八里區全部,探討八里區的歷史空間與物質文化,研究有形文化資產與無形文化資產,詮釋其歷史意義,進而再造歷史空間與場景。主要以考古遺址文化內涵研究、17世紀至近現代歷史研究及十三行遺址出土文物文化內涵研究為主,將應用研究成果於建置十三行文化聚落再造上。

考古遺址文化研究(劉益昌)(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提供)

八里坌史前文化—考古遺址文化內涵研究

以八里坌河口文化為核心,採公眾考古教育用語,描述北臺灣史前文化(包括八里區內之大坌坑文化、訊塘埔文化、圓山文化、植物園文化及十三行文化)發展,並擇代表性器物對各文化予以特別詮釋。以新北市為中心,分析涵蓋北北基桃的史前遺址空間分佈脈絡,針對十三行文化聚落再造空間佈局規劃,例如聚落內外部空間詮釋。 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劉益昌教授,針對八里區考古遺址的文化內涵進行研究,並釐梳及詮釋北臺灣史前文化人群於現今臺北盆地內外的生活空間,最後依據相關研究內容,建立推測十三行史前文化聚落空間的構想,作為十三行文化聚落再造規劃設計的文獻依據。
17世紀歷史研究(詹素娟)(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提供)

八里坌河口文化—17世紀至近現代歷史研究

八里地區曾出現諸多考古遺址如大坌坑遺址、十三行遺址等,說明新石器時代到金石併用時代的數千年間,當地已有史前人類居住生活,與島內其他地區,或中國、日本的海商或海盜等均有交易互動,並留下印證歷史的豐富遺物。自 17 世紀起,原本只是經過、短暫登岸的外來者,卻開始在國際貿易形勢與政治盤算推促下,進佔島嶼、建立據點,介入了當時原住民的生活空間;這個過程,始於西方殖民帝國的西班牙人、荷蘭人,繼而鄭氏王朝,改寫了島嶼的歷史,也產生各種檔案文獻、圖像資料,透露了早期住民的聚落分佈、容貌體態與互動交往。 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委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詹素娟,藉由史料的收集、整理,以及歷史學理論與研究方法的應用,現地調查的理解,一方面描繪 17 世紀迄近現代的八里地區的歷史,二方面藉由資源盤點,清理資料,作為發展議題的資料基礎。
十三行出土文物研究(陳光祖)(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提供)

十三行遺址出土文物文化內涵研究

民國78年(1989)以前的多次發掘,十三行遺址出土的大量遺物、遺跡,已經展現其作為北臺灣極重要而特徵鮮明的史前族群遺存,具有首見嶄新的高溫工藝技術,以及明確人群互動的證據,毫無疑問是重要的文化資產,更是青少年學校教育以及國民鄉土教育的重要材料。過去進行搶救發掘僅足以完成田野發掘與初步的整理工作,將珍貴的地下埋藏資料,以異地保存的方式作為遺址的「另類保護」,然後退讓予開發計畫在此施工。早前這種工程優先文化資產移位的文化資產保護模式,缺乏後續合理時限支持進行全面的整理、分析研究與出版。 「十三行遺址出土文物文化內涵研究」將十三行遺址發掘出土之遺物與遺跡,重新進行整理爬梳,以系統地及完整地呈現十三行遺址的文化內涵,並建構十三行遺址的整體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