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港自來水廠歷史建築群

北港自來水廠(今北港水道頭文化園區)建於昭和4年(1929),引北港溪水作為民生用水,日治時期稱「北港水道」或「北港街水道」,日文「水道水」即自來水的意思。中華民國來臺後改稱「北港鎮自來水廠」。民國86年(1997)10月2日因北港溪汙染而全面停用。北港鎮公所結合地方文史團體,將該地規劃為多元休閒空間,是為「北港水道頭文化園區」,自來水場之建築物更於民國95年(2006)12日22日被指定為縣定古蹟。民國106年(2017)古蹟修復完成後,貯水塔活化成遊客服務中心,北港水道的功能也從集水、供水轉化成休憩與旅遊。

北港自來水廠歷史建築群展覽活動

北港自來水廠歷史建築群 展示設計規劃與活化計畫

計畫內容包含「水道頭文化園區常設展」、「水道頭文化園區特展」、「水道頭文化園區導覽」、「教育推廣工作坊」、「北港實境解謎手機遊戲」。常設展與特展設於民國109年(2020)12月23日至民國110年(2021)1月23日期間,參觀人數總計超過2,500人。展覽名稱「雲水千流」,以北港水道頭歷史及媽祖文化宗教信仰為核心主題,從「水源」與「母親」的概念出發,透過原場域的設置脈絡設計出一套「飲水思源」的展覽模式與內容。藉由人文、宗教、信仰、產業呈現北港溪是笨港的母親之河,而媽祖聖母更是北港文化底蘊的基石。教育推廣工作坊共辦理4場,總計110人參與,並包含三種主題,分別是「藍晒圖手作活動」、「彩繪獅頭工作坊」、「古蹟工地走讀體驗工作坊」。 藍晒圖手作活動體驗使用藍曬法完成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明信片,活動發想來自北港文史工作者紀雅博先生收藏的自來水廠建築藍晒圖原件。彩繪獅頭工作坊由吳登興工藝師講述北港特色藝陣龍鳳獅的歷史及由來,現場教學以空白獅頭模組及繪圖工具,透過簡單的彩繪活動,讓孩童認識舞獅技藝。龍鳳獅為北港德義堂獨特的藝陣,演出時由隊員扮成龍、鳳、獅3種靈獸,配合宋江陣與傳統樂器對陣鬥藝,極具特色,是北港朝天宮媽祖廟遶境重要藝陣之一。古蹟工地走讀體驗工作坊希望讓民眾能在歷史建物修復過程中就能注意到建物的歷史與價值,進而關心與參與此一歷史現場。以尚在修復中或還未修復的歷史建物為主要走讀的目標,並在工地現場介紹該建物的歷史,讓民眾親身眼見修復前的樣貌,以及透過示意圖讓民眾想像修復後的樣貌。走讀的地點主要以三個歷史建物修復地點為主,分別是水道頭園區、集雅軒以及北港登記所。北港實境解謎手機遊戲則導入科技技術,遊客必須跟著手機App一題一題解題過關,以此加深對北港深度文化的認識。在解謎遊戲中,也加入了在地人的記憶,以及融入在地歷史紋理及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