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八通關越道路及駐在所遺構

殖民政府於1919—1921年間興建八通關越道路。八通關越道路起點位於玉里支廳(今花蓮縣玉里鎮),延著拉庫拉庫溪南岸山腰闢築,越過中央山脈大水窟山南側鞍部後於東埔社(今南投縣信義鄉東埔村)結束,道路東段全長約83公里,沿線設置46處駐在所,配置警員達上百人。八通關越道路竣工後,被臺灣總督府認為是臺灣東西交通上一大革新,兼具東臺灣開發、原住民「制壓化育」及產業發展三大使命。時至今日,八通關越道路東段仍保留相當豐富的建築遺構與附屬設施,包括2處結構較完整之駐在所、40處駐在所遺跡、1處砲臺與彈藥庫、1座鐵線橋、2處隧道、電話線與電線桿、郵政設施遺構、7座紀念碑與7座戰死之碑等。

從花蓮到南投,族人身體力行走過祖先被迫離開家鄉的路

關門古道暨鄰近舊社整理維護暨活化計畫

在2018 年1月份,馬遠部落組成八十五年來首支重返祖居地的尋根隊伍,歷經完整十天,從花蓮翻過中央山脈返回舊社,於南投地利村下山,走完整條遷徙之路,並順利完成舊社四個部落的探勘,但礙於時間、經費與人力,無法將所有舊社一併踏查完成,就文獻資料顯示至少還有三個以上的舊部落與路跡需要踏尋。 有了先備經驗,加上國家「開放山林」政策之下,希望透過此計畫延續過往布農族丹社群馬遠部落循關門古道返抵丹大舊社並進行那實答舊社遺構調查與繪測且進行GPS定位,期許讓中央山脈重新回到丹社群布農族人生活裡,並將古老的生活文化智慧融入未來教育,讓祖先的智慧能落實於當代的生活裡。
工班與華巴諾駐在所合影(來源—花蓮縣布農族舊社復返計畫Facebook粉絲專頁)

華巴諾駐在所

華巴諾駐在所為日治八通關越道路上,尚有建築物留存的兩個駐在所之一,砲庫內俄製三吋速射砲為1904—1905年日俄戰爭的戰利品,做工精良,保存狀況尚佳。 民國108年(2019)委託木本設計有限公司執行「大分社前期調查與華巴諾駐在所測繪計畫」進行全區測繪作業,繪製現況圖及復原圖,並建立文物清冊。惟當時仍存的雙拼宿舍疑受圓規颱風摧毀,民國110年(2021)12月下旬查見已全部傾倒於地。為維護三吋速射砲之保存環境,民國111年(2022)委託木本設計有限公司賡續進行砲庫修復工作。 華巴諾駐在所位處須徒步3整日崎嶇山徑的深山之中,所需建材、工具需以人力搬運,故整修策略採外運建材與工具輕量化,並盡量利用現地殘材於整修標的,依循日治時期作法並參考老照片,整修過程中,發現即使在材料取得嚴苛的環境中,當時日人仍採類似土居葺的屋面作法,於鍍鋅浪板與屋面板之間鋪樹皮作為防水夾層。在海拔1924公尺的山區、歷經3天寒風苦雨,工作團隊順利完成砲庫修復工作,修舊如舊,還原砲庫原有風貌,提供三吋速射砲乾爽的保存環境。
十三里駐在所水池清整後現況(來源—花蓮縣布農族舊社復返計畫Facebook粉絲專頁)

十三里(多美麗)駐在所

十三里駐在所設置於民國10年(1921),民國33年(1944)裁撤。因距玉里13日里(約51公里),日文稱為トミリ(Tomiri),而別稱多美麗。目前駐在所木造建築群已佚失,敷地由兩層平台構成。因駐在所位於片岩產地,產量豐富,故下層平台鄰近越道路的駁坎以片岩採人字砌構築,駐在所南北兩側的越道路皆以「浮築橋」形式構造,兩側路緣石細長且作工精美,與駐在所砌石駁坎及現地自然景觀形成優美的歷史文化路徑。 民國109年(2020)委託木本設計有限公司執行「日治八通關越道路多美麗(十三里駐在所)遺構測繪與整理計畫」進行駐在所主入口北側的駁坎修復及敷地遺構測繪,惟地表鋪滿植物根系竄生之腐植土,只能進行局部清理工作。為瞭解全區敷地遺構,民國110年(2021)由木本設計有限公司及卓溪鄉登山協會組成工作團隊,前進十三里駐在所,清理駐在所的地坪及地表遺構,移除表層腐質土,以釐清駐在所建築群之配置,測繪相關圖面,提升現地遺構展示量能。透過布農族人的參與、政府資源的協助、專業團隊的協力,共同推動華巴諾砲庫整修及十三里(多美麗)駐在所地坪清理等歷史遺跡保存工作,將二十世紀初殖民砲火深入拉庫拉庫溪流域及布農族人為其尊嚴與生存而奮戰的歷史,揭示於當代,並永誌於後人。
卓溪山瞭望台修復後

卓溪山瞭望台及周邊環境整理及日、清八通關古道整理維護計畫

本案執行期間亦擴及了流域內布農舊社的歷史人文資源的清查,並針對受損且具有文資潛力的華巴諾駐在所砲庫、多美麗駁坎進行整修。 本案的執行成果主要在於串連南北岸的文化路徑,藉由培訓及協助在地族人進行登山活動的規劃與帶領,以及步道的整理與維護。其次,以卓溪山瞭望台作為傳遞布農文化與登山教育的場域,透過基本硬體設施的設置,支持相關活動的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