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崁樓

赤嵌樓位於臺南市赤崁街與民族路交叉口,原為荷蘭人所建。最初於1624年荷蘭人佔領大員,並建造熱蘭遮城以鞏固統治權;後因1652年發生郭懷一抗暴事件,荷蘭人於1653年在此築城並命名為普羅民遮城,而當地人士因其係建在赤崁地方,乃稱之為赤嵌城。康熙22(1683)年施琅領軍擊敗鄭軍,結束了鄭氏治臺時期,翌年臺灣納入清帝國版圖;赤崁樓仍沿鄭氏時期之用以儲藏軍械火藥之倉庫。清康熙60(1721)年以朱一貴為首之鄭氏時期遺民大張反清復明之旗幟,首當將赤嵌樓正門鑄有荷文四字鐵鑄門額拆掉,以此鐵材鑄造兵器。直到清乾隆15(1750)年知縣盧鼎梅將縣署移建於赤嵌樓右側,加以修護管理,定時開放供人參觀,而有府城八景之一「赤嵌夕照」的美名。同治初年,供奉觀音佛祖的信徒們,在城樓上建造大士殿。清法戰爭時期,劉銘傳命臺灣知縣沈受謙拆毀荷蘭時期的城樓,人士殿因而受到波及。清光緒12(1886)年沈知縣為了振興文教,在赤嵌樓北側建蓬壺書院,同時,將赤崁樓樓基填平,在高臺上建造文昌閣、五子祠及海神廟。迄今仍維持清光緒12年樣貌。現今赤嵌樓外觀特徵為現今尚存海神廟、文昌閣兩建築及荷式之遺跡,外圍的一組三開間格局乃由正背之四支檐柱連線通過中央四支金柱構成,此一組面寬三開間之格局;金柱與檐柱間尚有一磚牆及附璧柱。

園區歷史場景遺構遺址試掘調查與紀錄保存_試掘完成後以原土回填

園區歷史場景遺構遺址試掘調查與紀錄保存

赤崁文化園區因位疑似考古遺址敏感區範圍,所屬文化、年代橫跨史前至歷史時代,為文化資產重點保存範圍。藉由考古試掘工作,釐清赤嵌樓本體東側原普羅民遮城建築保存現況及建築形式,以及赤嵌樓南側草皮地下遺構及文化層分布的狀況,藉此了解赤崁園區之文化內涵,作為赤崁文化園區規劃與展示設計的參考。 試掘成果發現,赤崁樓東側出土原普羅民遮城放腳基礎,是重要的歷史證據,出土遺物可供考古學瞭解歷史時期人類生活行為,建築結構提供建築學研究荷治時期建築方法。此外,由於海神廟與文昌閣是以普羅民遮城的建築為基礎而建,因發掘深度至地面下300公分,對古蹟本體保存有結構安全疑慮,暫時將放腳基礎予以回填保護。而赤崁樓南側草皮區探坑揭露了保存在地下的建築遺構與水溝、磚石鋪面,雖然僅是局部揭開,經與日治時期地圖套疊,可知此街道紋理至少在日治時期仍是常民生活的場景,且由於磚石鋪面有水溝設施,推測應是台南市下水道設施的一部分。將建築遺構的位置與地籍圖比較後,可見建築遺構與地籍線所繪位置清楚吻合,而建築遺構各自向西側、北側及東側延伸,可知無論是民宅類的建築遺構與公共空間的水溝設施都還有延伸的部分。
赤崁署光再現~成功國小製 影片

成功國小歷史再現教育

成功國小依循歷史尋根足跡,以國定古蹟赤崁樓為主軸,結合新興數位科技,推廣特色課程「賞古.玩今.遊赤崁」計畫。在學校組織、家長、教師、學生與社區資源交互合作下,運用空間環境優勢,發展赤崁文化特色學校,連結有趣、有意義的學習活動。藉此達到空間活化再利用與學校社區化的目標,打破校園藩籬,鼓勵學生走出教室,在生活中學習。 課程研發由學校老師自行設計,期間由授課教師透過請問專家耆老、現地考察,再配合學校所安排的各項師資解說課程,編輯了與孩子息息相關且適切的教材。這套教材結合了原有校本赤崁樓解說活動,擴展到大西門解說課程,發展出四條解說教學課程,包含「赤崁東街走讀趣」、「米街慢慢走」、「尋找府城靈鷲的故事」與「赤崁樓解說課程」。課程教學由老師們進行實地的探究,配合專業解說員及課程設計者擔任講師幫學校每位師長說明及分享,最後於課堂中將知識層面的教材轉化成有趣的故事教導孩子,讓學生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各項在地的歷史、文化、傳統、藝術,進而加厚自己的歷史版圖。另外,為活化課程、增加課程的趣味,將課程轉化四條的走讀路線,並且找尋在地的手繪老師,協助老師畫製各課程的主要圖樣,讓整體的課程增添真實且豐富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