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沙灣考古遺址

基隆設置砲臺始於西荷時期,尤其清治時期為避免海寇侵擾及外國覬覦,與口門內外設置諸多砲臺,其中以沙門灣地區為最。石門位於清法戰爭的主戰場大沙灣,清法戰爭之前,大沙灣砲臺設置位置易受潮汐侵蝕,故需石圍防潮之用,並同時具防禦砲臺以及供兵勇駐守等功能。然清法戰爭後,劉銘傳與旭丘及二沙灣與大沙灣之間的山區,改築高地砲臺,由於該型製砲臺具有天然掩蔽以避砲擊,因此原大沙灣土圍已失軍事防禦之必要性,最後廢置於原址。 大沙灣石圍遺構圍三合土構造,以兩片側板圍夾土壤,每隔數十公分夯實一次,一層一槌打密實、疊高而成,屬於早期的夯築技術,在建築技術史上具有一定的科學價值。

大沙灣石圍遺構考古調查—發掘紀錄

大沙灣石圍遺構考古發掘計畫與緊急維護

發掘結果幾可認定此次發現的遺跡與結構為19世紀末清代在基隆東岸大沙灣地區構築的海防設施。透過本次的調查與發掘,將此已「消失」的砲臺以更清楚且完整的方式再度呈現在世人面前,並以考古學命名方式,將其名為「大沙灣砲臺」。研究結果顯示,目前所知的「大沙灣石圍遺構」三合土結構,除了持續向地面下延伸近1公尺外亦同時向西北、東北延伸,推測砲臺面寬超過50公尺長,縱深約16.4公尺,與海岸線平行,呈東北西南走向。 其獨特性包含:(1)臺灣現存最早且唯一一座以三合土夯實、三面由砂岩護牆環繞之暗砲臺。(2)全臺僅見以「三合土—鐵桿—木樁」構成之複合式結構砲臺。(3)清法戰爭於臺灣所遺留之最原始、未經改建清代軍事設施/戰場遺跡。   發掘計畫除了揭露大沙灣砲臺遺構外,亦發現十三行文化層堆積與部分遺物,以及更早階段的圓山文化與訊塘埔文化的陶器遺留,其中十三行文化遺物的發現,對於論證大雞籠社存在有其重要意義。而圓山、訊塘埔等史前文化遺物的出土,更填補了大沙灣地區史前文化發展空白時期。考量考古現場狀況,現以全部回填作為遺址補強方案,以獲得妥善的保存與維護。 配合發掘成果,於民國108(2019)年9月28日至12月7日共計辦理11場「講談基隆」講座,計440人次參與。民國109年(2020)11月6日於基隆市長榮桂冠酒店舉辦「沙灣風雲—大沙灣石圍遺構考古調查發掘計畫成果分享會」,計60人與會。並出版專書:《講談基隆─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講座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