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式軟體計畫

以5大主題串連3大區域(東岸沙灣地區、和平島,及西岸生活領域),利用社造、記憶蒐集、講座、走讀、培訓課程等方式,結合在地力量,導入地方居民培力,鼓勵在地公民參與。此外,亦透過歷史記憶蒐集與詮釋、數位科技導入與整合、交通改善與串聯、古蹟保存與都市發展縫合等多元計畫,期望能夠捲動基隆文化資產公民運動,持續累積基隆新歷史現場與生活故事。

【沙灣世紀風華】—「沙灣地區影像拍攝暨出版計畫」預告

沙灣地區

基隆與山、海關係密切,城市記憶皆環繞在此,城市發展更是由基隆為港而起。和平島因其地理位置自大航海時代便作為臺灣與世界連結的門戶,擁有豐富文化與地景資源。沙灣地區亦因海權列強的到來漸趨昌盛,成為基隆軍事與城市休閒要地。但19世紀末的築港工程,造成海岸人工化,戰後的港區管制進一步斷裂城市與海的關聯,也讓山與海的密切關係越來越遠。為了再次重現基隆山海地景,將城市生活帶回港邊,發展出「找到山、海、記憶」的願景,並採用以下策略:(1)保全考古遺構、自然海岸、關鍵視域(廊)。(2)以歷史資源為據點,整合可及街區與公有地為「策略發展地區」。(3)以港公司、中油公司建立夥伴關係,共同營造基隆山海城市的魅力。(4)建置山海聯通歷史散步路徑與智慧導覽系統。(5)結合考古發掘基地,籌建展現基隆大航海標記的博物館,建構與世界的對話基地。(6)以大沙灣為選址核心,籌建展現城市現代化博物館,打造城市歷史新亮點。 相關子計畫包括: 1、沙灣地區暨太平輪紀念碑歷史調查研究及敘事空間整合計畫—蒐集沙灣地區歷史發展的史料,進一步將歷史敘事轉化為故事文本,讓更多人了解沙灣地區的歷史。 2、沙灣地區影像拍攝暨出版計畫—40分鐘正片加50分鐘衍生閱讀,分別爬梳大基隆及沙灣歷史,及深入地方挖掘關於沙灣地區常民的生活現場。 3、基隆沙灣地區歷史場景再現共識凝聚策展計畫—希望在市民之間創造可發酵為凝聚力的話題,形成沙灣新願景的共識。因此規劃一系列活動,包括港市生活採集—邀請職人分享其角度所看見的基隆樣貌,為基隆未來的生活滾動出更多的想像、尋找快樂園—重現沙灣地區不同時代,人與空間、環境互動方式的不同樣貌,如設置浴池、海港辦桌、咖啡與酒吧市集、音樂舞蹈表演、互動式劇場、山海巴士—以公車為交通工具,穿梭串連各歷史場景。 4、沙灣地區數位攝影測量計畫—針對沙灣地區空拍攝影測量與重點古蹟、歷史建築物3D雷射數位掃瞄,以作為文化價值推廣合及虛擬實境多媒體資料建置的重要基礎。
沙灣地區影像拍攝暨出版計畫成果

基隆港西岸白米甕周邊地區歷史空間策略規劃

白米甕周邊地區因港區發展迅速與貨櫃碼頭擴增、對外連結道路闢建與各類車具繁忙進出、產業帶來人口結構變化與新增住宅需求、旅遊帶動所對應的服務需求等因素互為糾葛下,目前面臨傳統聚落風貌消失,有待修景保存、區域內外連結動線網絡與運輸系統有待重整、居住型社區因應文化旅遊趨勢之環境服務設施亟需補強等關鍵議題。但其實白米甕地區具有豐厚的文化與自然資源作為區位發展條件,只是硬體上,斷簡殘編尚未整修,軟體上,經營運轉的策略尚未明朗。 有鑑於此,空間策略規劃以築港聚落為定位,結合西岸既有自然資源建立築港聚落綠活圈。呼應西岸歷史脈絡中最重要的一環,即築港文化的再現,空間規劃建議透過三個分區呈現西岸築港社區的生活樣態,分別為白米甕文化公園、築港創生聚落,及流籠頭文化樞紐。白米甕文化公園以白米甕砲台為核心,結合周邊資源,再現碼頭工人生活文化;築港創生聚落以築港官舍與仙洞陣地為核心,結合周邊文化景點,如:築港紀念碑、防空洞等,再現築港職工生活樣態;流籠頭文化樞紐以仙洞隧道重啟與中華路文化路路口交通與市集的重整,以建構成為都市樞紐空間,作為市區連結西岸與外木山景區的節點。交通不便之解套規劃,以既有公車優化為主,長期以實現人本交通,發展自行車結合步道健行為主。
大正初年社寮島及周邊地區地圖(圖片來源:臺灣總督府《臺灣的水產》第四號,1912 年)

社寮原住民歷史文化調查研究計畫

和平島舊名「社寮」,據文獻描述為一個原住民部落裡有一區稍大的共屋,作為宗教、議事使用,如果該部落有漢人通事,也可以是通事辦公的地方。清代最晚在雍正期間即在和平島設立「社寮」,派遣通曉當地原住民語的漢人「通事」常駐島上,主要負責收稅。此後,「社寮」成為此島的地名,清末並設「社寮庄」,到了日本時代改稱「社寮町」。 和平島在1626年被西班牙人占領之前,島上的主人是北臺灣的原住民「巴賽人」(Basai)(或稱馬賽)。史前時代的原住民生活,一般多為漁獵、畜牧及農作,但和平島山多地少,不利耕種,然因海運便利,可與產米的淡水(馬賽族)、宜蘭(噶瑪蘭族)交易糧食,並發展成為交易中心。此外,亦發展對外關係,除了與同屬南島語族的東臺灣原住民、菲律賓人往來,來自中國東南沿海的漢人,以及琉球人、日本人,也有零星船隻前來交易。 到了十四世紀晚期,雞籠(和平島)成為史稱「中琉朝貢貿易」口岸福州往返琉球、日本的航線指標,更發展成為國際貿易據點。歐洲大航海時代十六世紀中葉以後,歐洲海權強國葡萄牙、西班牙、荷蘭前來東亞,尋求與中國、日本貿易、傳教,北臺灣雞籠(和平島)的地位更形重要。 清代乾隆年間,社竂島的漢人移民已建了媽祖信仰的天后宮、王爺信仰的社靈廟,島上的馬賽族原住民也逐漸漢化。日本時代,社寮島的商港功能由新建現代化的基隆港取代,轉型成為漁業、水產養殖業、造船業的重鎮,除了移入更多的漢人,還有很多來自當時已屬日本帝國的琉球漁民,以及韓國人,豐富了族群文化。 和平島歷來的族群,包括最早的馬賽族原住民、定居的福州人、十七世紀西班牙人及其帶來的菲律賓人、荷蘭人及其帶來的印尼人,鄭氏王國、清國的漢人,日本時代的日本人、琉球人、韓國人,以至於戰後初期中國各省人。和平島上的人類活動,從史前漁獵、以物易物的生活,到了十七世紀歷史的因緣際會,變成軍事、傳教基地及國際貿易中心,再到二十世紀發展成為漁業、造船業重鎮,以至於戰後的觀光勝地。
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成果展紀錄

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成果展

作為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的成果呈現,在民國109年(2020)11月13日至12月13日,於市定古蹟基隆要塞司令部官邸以及要塞司令部校官眷舍辦理為期1個月的「浪花天:依海而生的城市」展覽。策展理念以今昔對話的方式,分別將「基隆要塞司令官邸」設定為歷史區—「時光之廊」,從基隆這座城市的歷史縱剖面切入,結合動畫影像、聲音採集與文史資料,娓娓道出基隆的歷史片段、生活場景與地貌的改變,營造出情境式體驗的「時光之廊」。而「要塞司令部校官眷舍」設定為當代區—「眺望」,藉由影像與當代藝術裝置作品詮釋基隆這座城市的現在與未來。展覽參觀人次達4,333人。
《誰來基隆》新書發表會

基隆市全區軟體計畫

基隆市以全市為區域推動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各歷史記憶空間經修復或整建後以新的樣貌亮相,許多被深埋的歷史透過考古、發掘,重新呈現在民眾的生活中,了解基隆的過去與現在,更要民眾的參與持續累積基隆的未來。因此透過專書出版、在地影音人才培訓計畫,以及文化路徑規劃等方式,讓民眾深入一探究竟,並且為了讓民眾了解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的整體概念及子計畫內容,設置了網站供民眾瀏覽。「北境之路」包含2條文化路徑,一條是「回到1930年代的摩登基隆」,從基隆港西岸到東岸的文化路徑,另一條是「和平島考古探險隊」的和平島文化路徑,兩條文化路徑各有其特色與故事,邀請民眾選擇所好來基隆展開冒險。 「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在地影音人才培訓計畫,目標培育記錄基隆共榮共好價值的人才,以軟性、逐步、漸進的參與式規劃及工作坊互動模式,透過民眾參與生活現場/故事的集體記憶寫作,建構咱的故事之「常民記憶」讀本,並作為基隆歷史場景再現之擴散的種子。以攝影課程、走讀、周末講座、影像與基隆歷史對話、在地耆老分享、電視臺參訪、VR體驗、空拍等豐富充實多元的內容,最後共培訓63位學員,年齡從15歲到62歲皆有,並在108年(2019)4月19日舉辦成果發表會。 專書出版則有《在基隆—城、海、山與未來 》,從長於基隆、遷至基隆、回到基隆的人們口中,聽見不同人群在過往發出的各種聲音,去認識一座城市,也認識一個基隆人逐漸長成屬於自己樣子的經過。以及《雨的布魯斯:咱的基隆好生活,臺灣頭巷內底的故事》,以作者樂遊基隆的話與畫,25張手繪圖再現海港美食的發源與建築風貌。《重返韋昌嶺──那些年我們一起抽中的金馬獎》,描述韋昌嶺歷史演進及在軍事、社會和都市發展代表的意義。《誰來基隆》共5冊繪本,分別描繪出基隆400年來不同族群的生活陎貌。